Facebook
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:::

職場新鮮誌

:::
回上一頁 友善列印 轉寄好友
字級:
小字級
中字級
大字級

Career職場情報誌

堅持國手之路  持續花藝創新
職場觀點
活動期間:2018-12-21
從園藝到工業設計,兩者之間不同領域的轉換,對古文旻來說是個挑戰,但他從中找到跨界合作的方式,讓花藝作品有所突破,呈現不同以往的豐富樣貌。
挺技職  教育部祭出各項創新
職場觀點
活動期間:2018-12-21
姚立德應該是現有教育官員中、對於技職教育最熟悉的一位。為了衝破高教困境,上任以來,對於台灣教育改革,姚立德提出許多頗具創意的作法,以務實的熱忱「挺技職」
投身木工教學  從實作中得到樂趣
職場觀點
活動期間:2018-12-21
郭子榮現在從事木工的教學與傳承,透過教學推廣木工,教育大眾能認識木工,並培養一技之長或工作之餘的良好嗜好。
經營職涯起點 從選對好企業開始!
職場觀點
活動期間:2018-11-29
初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,選擇一間好的公司,是為日後的職涯發展打下重要基礎。在面試前除了要將功課做足外,還有什麼標準可供其評估及考量的?
從冷凍空調國手 到春風化雨之路
職場觀點
活動期間:2018-11-29
從叛逆少年到冷凍空調國手,再到投身教育工作,林謙育想要翻轉技職教育,讓每個學生能找到適合的出路,並讓社會能重視技能及其專業價值。
促進產業升級 需培養新一代的黑手
職場觀點
活動期間:2018-11-29
吳泉源近年來積極參與、協助許多中小企業、製造業邁向工業4.0。長期研究台灣產業轉型的他認為,台灣當下亟需更具人文素養及創造性思考的專業技術人才。
非僅工具 技職可以是全人教育
職場觀點
活動期間:2018-11-29
2014年黃偉翔成立獨立媒體「技職3.0」,透過報導與實體活動,持續關注技職議題;今年更創辦「Skills forU」,計畫每年串聯技職人舉辦公益活動,用技能與社會對話,發揮社會影響力
不必找工作 讓工作來找你!
職場觀點
活動期間:2018-10-31
第一份工作在飯店擔任業務,因優異表現被客戶挖角踏入銀行業,焦訢歷任資產管理、證券投顧到投資銀行等工作,她說,「這些機會都不是我刻意求來的,我只是做好眼前的工作。」
適性教育 重新看待技能的價值
職場觀點
活動期間:2018-10-31
臺灣教育的問題之一是,少子化加上教育部消滅技職的政策,高職、五專消失,人人都是大學畢業,變成學歷通膨。技職教育如何再造讓人才更加適性適所,在職場各自發光發熱?
TOP